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8-12
關鍵詞:紅燒罐頭總砷含量測試方法,紅燒罐頭總砷含量測試標準,紅燒罐頭總砷含量測試機構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總砷含量:測定紅燒罐頭中總砷的總量,檢測范圍0.01~10mg/kg,定量限0.01mg/kg
無機砷含量:分析紅燒罐頭中無機砷(如As3+、As?+)的含量,檢測范圍0.005~5mg/kg,定量限0.005mg/kg
砷形態分析:區分紅燒罐頭中砷的不同化學形態(如有機砷、無機砷),分辨率≥0.001mg/kg
樣品前處理回收率:驗證紅燒罐頭樣品前處理過程中砷的回收率,要求回收率在85%~115%之間
方法檢出限(MDL):確定紅燒罐頭總砷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MDL≤0.003mg/kg
方法定量限(LOQ):確定紅燒罐頭總砷檢測方法的最低定量濃度,LOQ≤0.01mg/kg
重復性:評估同一檢測人員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定紅燒罐頭總砷含量的一致性,相對標準偏差(RSD)≤5%
再現性:評估不同檢測人員或實驗室在相同條件下測定紅燒罐頭總砷含量的一致性,RSD≤8%
基質效應:分析紅燒罐頭基質對砷檢測結果的影響,基質效應校正系數在0.9~1.1之間
加標回收率:向紅燒罐頭樣品中添加已知濃度的砷標準物質,測定回收率,要求回收率在80%~120%之間
穩定性試驗:考察紅燒罐頭樣品在儲存過程中砷含量的變化,儲存時間0~6個月,含量變化率≤10%
紅燒豬肉罐頭:包括紅燒五花肉、紅燒排骨等豬肉類紅燒罐頭產品
紅燒牛肉罐頭:涵蓋紅燒牛腩、紅燒牛肉塊等牛肉類紅燒罐頭產品
紅燒雞肉罐頭:涉及紅燒雞塊、紅燒雞腿等雞肉類紅燒罐頭產品
紅燒魚肉罐頭:包含紅燒帶魚、紅燒鲅魚等魚肉類紅燒罐頭產品
紅燒蔬菜罐頭:如紅燒茄子、紅燒豆腐等蔬菜類紅燒罐頭產品
混合紅燒罐頭:指包含多種食材(如肉+蔬菜)的紅燒罐頭產品
出口紅燒罐頭:用于出口的紅燒罐頭產品,需符合目標市場的砷含量要求
內銷紅燒罐頭:在國內市場銷售的紅燒罐頭產品,需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軍用紅燒罐頭:供軍隊使用的紅燒罐頭產品,需滿足軍用食品衛生規范
兒童紅燒罐頭:針對兒童設計的紅燒罐頭產品,砷含量要求更為嚴格
即食紅燒罐頭:開罐即食的紅燒罐頭產品,需確保食用安全
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
ISO 11041:1998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法
ASTM D6357-2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食品中總砷的標準試驗方法
GB/T 23372-2009 食品中無機砷的測定 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ISO 20676:2005 食品中砷形態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其中規定了罐頭食品中砷的限量要求)
AOAC Official Method 991.11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 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
JIS K0102-2013 工業用水和廢水中砷的測定方法(適用于罐頭生產用水的砷檢測)
Codex Stan 193-1995 食品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標準(其中包含罐頭食品砷限量)
GB/T 5009.76-2014 食品添加劑中砷的測定(適用于紅燒罐頭中食品添加劑的砷檢測)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用于紅燒罐頭中總砷及砷形態的測定,具備高靈敏度和低檢出限,檢出限≤0.001mg/kg,分辨率≥1000
原子熒光光譜儀(AFS):用于紅燒罐頭中總砷的測定,采用氫化物發生法,線性范圍0~100μg/L,相對標準偏差≤3%
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與ICP-MS或AFS聯用,用于紅燒罐頭中砷形態的分離,柱溫范圍0~80℃,流速0.1~5mL/min
微波消解儀:用于紅燒罐頭樣品的前處理,將有機基質分解為無機溶液,最大壓力10MPa,最高溫度200℃,消解時間≤60分鐘
電子天平:用于紅燒罐頭樣品及試劑的稱量,精度0.1mg,最大稱量200g
超純水機:提供紅燒罐頭檢測所需的超純水,電阻率≥18.2MΩ·cm,總有機碳(TOC)≤10ppb
旋轉蒸發儀:用于紅燒罐頭樣品前處理中溶劑的濃縮,轉速0~200rpm,溫度范圍20~80℃,真空度≤10mbar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