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8-13
關鍵詞:中藥復方協同抑菌指數計算測試儀器,中藥復方協同抑菌指數計算項目報價,中藥復方協同抑菌指數計算測試方法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協同抑菌指數(FIC):評價中藥復方中各成分聯合抑菌的相互作用,計算方法為各成分單獨MIC與聯合MIC的比值之和,判定標準為FIC≤0.5為協同,0.5
最低抑菌濃度(MIC):測定中藥單成分及復方對目標微生物的最低抑制生長濃度,采用肉湯稀釋法或瓊脂稀釋法,結果以mg/mL或μg/mL表示,濃度梯度≥5個。
最低殺菌濃度(MBC):判定中藥復方對微生物的最低殺菌濃度,為MIC測定后將無生長的培養物轉接至新鮮培養基,觀察是否有菌生長,MBC/MIC比值≤4為殺菌劑,>4為抑菌劑。
聯合抑菌率:測定不同濃度組合的中藥復方對微生物的抑制率,采用平板計數法或比濁法,計算公式為(空白組菌數-試驗組菌數)/空白組菌數×100%,精度要求±5%。
時間-殺菌曲線:繪制中藥復方在不同時間點的殺菌效果曲線,記錄0、2、4、6、8、12、24小時的菌數變化,評價殺菌速度及持續效果,時間分辨率1小時。
成分相互作用類型判定:通過棋盤稀釋法測定各成分聯合后的MIC,計算FIC指數,判定協同、相加、無關或拮抗作用,試驗重復次數≥3次。
抑菌譜測定:測試中藥復方對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革蘭陰性菌(如大腸桿菌ATCC25922)、真菌(如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等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覆蓋至少5種常見致病微生物。
濃度-效應曲線:繪制中藥復方濃度與抑菌率的關系曲線,采用非線性回歸分析擬合,計算半數有效濃度(EC50),擬合度R2≥0.95,濃度范圍0.1~100mg/mL。
協同作用強度分級:根據FIC指數將協同作用分為強協同(FIC≤0.25)、中度協同(0.25
穩定性影響評價:測定中藥復方在不同儲存條件(如25℃/60%RH、4℃冷藏)下的協同抑菌指數變化,觀察6個月內FIC指數的波動范圍,要求變異系數≤10%,樣品保存方式符合藥品/化妝品儲存規范。
中藥復方湯劑:如清熱解毒湯、健脾利濕湯等傳統中藥湯劑,評價其對腸道致病菌、呼吸道致病菌的協同抑菌效果。
中藥復方顆粒劑:如感冒清熱顆粒、蒲地藍消炎顆粒等現代化中藥顆粒,檢測其對常見感冒病毒合并細菌感染的協同抑制作用。
中藥復方提取物:如金銀花-黃芩復方提取物、黃芪-當歸復方提取物等,用于化妝品、食品防腐劑的協同抗菌活性評價。
中藥復方注射液:如清開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中藥注射劑,檢測其對 bloodstream infections 病原微生物的協同抑制作用。
中藥復方軟膏劑:如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等外用軟膏,評價其對皮膚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協同抑菌效果。
中藥復方栓劑:如野菊花栓、苦參栓等婦科栓劑,檢測其對陰道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滴蟲)的協同抑制作用。
中藥復方氣霧劑:如復方丹參氣霧劑、云南白藥氣霧劑等,評價其對呼吸道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的協同抑菌效果。
中藥復方飼料添加劑:如黃芪多糖-杜仲葉復方添加劑、大蒜素-金銀花復方添加劑等,檢測其對畜禽腸道致病菌(如 Salmonella、E.coli)的協同抑菌作用。
中藥復方化妝品:如含有金銀花-甘草提取物的護膚品、苦參-蛇床子復方潔面乳等,評價其對皮膚表面微生物(如痤瘡丙酸桿菌、馬拉色菌)的協同抑制效果。
中藥復方食品:如加有茯苓-薏米復方的功能性食品、枸杞-菊花復方飲料等,檢測其對食品中腐敗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的協同抑菌作用。
GB/T 20786-2006 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用于樣品微生物限度預處理)
ISO 20776-1:2006 臨床實驗室檢測細菌對抗菌劑的敏感性試驗方法(用于MIC、FIC指數計算)
中國藥典2020年版 四部 通則1105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用于中藥復方制劑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ASTM E2315-03(2018) 肉湯稀釋法測定抗菌劑最低抑菌濃度的標準試驗方法(用于MIC測定的操作規范)
ISO 13727:2017 化妝品 抗菌活性評價(用于中藥復方化妝品的協同抑菌效果評價)
GB/T 31604.28-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測試方法(用于食品接觸類中藥復方的抗菌檢測)
ASTM E1052-08(2013) 瓊脂稀釋法測定抗菌劑最低抑菌濃度的標準試驗方法(用于固體培養基的MIC測定)
中國藥典2020年版 一部 中藥復方制劑通則(用于中藥復方制劑的藥效評價要求)
ISO 22716:2007 化妝品 良好生產規范(GMP)(用于中藥復方化妝品樣品的制備規范)
GB/T 16886.5-2017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5部分:體外細胞毒性試驗(用于中藥復方醫療器械的細胞水平抑菌效果評價)
微生物培養箱:用于微生物的恒溫培養,提供37℃±0.5℃、濕度≥90%的環境,保證試驗菌的正常生長,是MIC、MBC測定的基礎設備。
酶標儀:通過比濁法測定培養液的光密度值(OD600),量化微生物生長情況,用于聯合抑菌率、時間-殺菌曲線的測定,檢測波長400~700nm,精度±1%。
生物安全柜:用于處理致病性微生物樣品,防止交叉污染,符合ISO 14644-1 Class II標準,是抑菌譜、協同作用判定等試驗的必要設備。
電子天平:用于準確稱量中藥復方成分及培養基原料,稱量范圍0.1mg~200g,精度0.1mg,保證試驗濃度的準確性。
恒溫振蕩器:用于中藥復方與微生物的混合培養,振蕩頻率150rpm±10rpm,溫度37℃±0.5℃,保證成分均勻接觸,是聯合抑菌試驗的關鍵設備。
菌落計數器: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計數平板上的菌落數量,計數范圍0~300CFU/平板,誤差≤5%,用于平板計數法測定微生物數量。
超凈工作臺:提供局部100級潔凈環境,用于制備無菌樣品和培養基,防止雜菌污染,是MIC、MBC等試驗的前置設備。
高壓蒸汽滅菌器:用于培養基、器材的滅菌,溫度121℃±1℃,壓力103kPa±5kPa,時間20分鐘±1分鐘,殺滅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移液器:用于準確移取培養液、中藥復方溶液等液體,移液范圍1μL~10mL,精度±2%,保證試驗濃度的一致性。
低溫冰箱:用于保存中藥復方樣品和試驗菌菌株,溫度-20℃±1℃(短期)或-80℃±1℃(長期),防止樣品變質或菌株退化。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