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8-06
關鍵詞:濾光玻璃測試儀器,濾光玻璃測試機構,濾光玻璃測試案例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光譜透射比:描述濾光玻璃對不同波長光的透過能力,檢測波長范圍200nm~2500nm,透射比測量精度1%
截止波長:指濾光玻璃透射比下降到規定值時的波長,通常規定透射比為5%或10%,測量精度2nm
峰值透射比:濾光玻璃在有效光譜范圍內的最大透射比,需確定峰值波長及對應透射比值,精度0.5%
折射率:表征濾光玻璃對光的折射能力,測量可見光或近紅外光波長(如589.3nm鈉D線)下的折射率,精度110^-4
色散系數:反映玻璃折射率隨波長變化的速率,計算方式為(nD-1)/(nF-nC)(nD、nF、nC分別為鈉D線、氫F線、氫C線折射率),精度0.5
硬度:衡量濾光玻璃抵抗刮劃或壓痕的能力,采用維氏硬度試驗,測量力10g~1000g,精度5%
抗沖擊強度:評估濾光玻璃承受沖擊載荷的能力,采用落球沖擊試驗,鋼球質量10g~1000g,下落高度0~2000mm,記錄破壞時的沖擊能量
熱穩定性:檢測濾光玻璃在溫度變化下的性能穩定性,熱膨脹系數測量范圍110^-7/℃~110^-5/℃,精度510^-8/℃;耐熱沖擊性采用急冷急熱試驗,溫度差50℃~200℃
化學穩定性:評估濾光玻璃對化學介質的抵抗能力,包括耐酸性、耐堿性、耐水性,采用浸泡試驗(介質濃度如10%鹽酸、10%氫氧化鈉,浸泡時間24小時),檢測質量變化率,精度0.01%
霧度:衡量濾光玻璃的透明程度,指透過玻璃的光中散射光所占比例,測量范圍0~100%,精度0.1%
光學均勻性:表征濾光玻璃內部折射率的均勻性,采用干涉法檢測,測量精度110^-6
表面質量:檢查濾光玻璃表面的劃痕、氣泡、雜質等缺陷,采用目視或顯微鏡觀察,劃痕寬度≤0.01mm
光學儀器:顯微鏡、望遠鏡、分光光度計等設備中的濾光元件,用于選擇特定波長的光
攝影攝像:相機、攝像機的鏡頭濾光片,如UV鏡、偏振鏡、中性灰鏡等,改善成像質量
激光技術:激光系統中的激光濾光片,用于阻擋雜光、選擇激光波長,如Nd:YAG激光的1064nm濾光片
醫療設備:醫療診斷儀器中的濾光玻璃,如胃鏡、腸鏡的光源濾光片,或光譜儀中的樣品池
半導體制造:光刻設備中的濾光元件,用于控制曝光波長,確保光刻精度
航空航天:衛星、航天器中的光學傳感器濾光玻璃,抵抗空間輻射和極端溫度
汽車工業:汽車大燈、霧燈的濾光片,改善夜間照明效果,或駕駛員視覺舒適性
環境監測:大氣、水質監測儀器中的濾光玻璃,如紅外光譜儀中的氣體檢測濾光片
電子顯示:液晶顯示器(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背光濾光片,調整顯示色彩
安防監控:監控攝像頭的濾光片,如夜視攝像頭的紅外濾光片,增強低光環境下的成像
照明工程:舞臺燈光、景觀照明中的彩色濾光玻璃,營造特定光色效果
科研領域:實驗室用光學玻璃,如光譜分析、光催化研究中的濾光元件
GB/T2680-2021《建筑玻璃可見光透射比、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太陽能總透射比、紫外線透射比及有關窗玻璃參數的測定》:用于測定濾光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等光學參數
ASTME903-19《JianCeTestMethodforSpectralTransmittanceofOpticalComponents》:規定了光學元件光譜透射比的測試方法,適用于濾光玻璃
ISO13837:2012《Opticsandphotonics-Testmethodsforopticalglass-Refractiveindexanddispersion》:用于測量光學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數
GB/T18310-2001《眼鏡鏡片光學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適用于眼鏡用濾光玻璃的光學性能檢測,如透射比、折射率
ASTMC1383-20《JianCeTestMethodforHardnessofGlassbyVickersIndentation》:采用維氏硬度試驗測定玻璃的硬度,適用于濾光玻璃
GB/T9962-2012《建筑玻璃抗沖擊性試驗方法沖擊擺錘法》:用于評估濾光玻璃的抗沖擊強度
ISO719:2018《Glass-Hydrolyticresistanceofglassgrainsat121℃-Testmethodandclassification》:規定了玻璃顆粒在121℃下的耐水性測試方法,適用于濾光玻璃的化學穩定性檢測
GB/T7962.1-2010《無色光學玻璃第1部分:規格》:對無色光學玻璃的折射率、色散系數等參數進行了規定,適用于濾光玻璃中的無色品種
ASTME1461-19《JianCeTestMethodforThermalExpansionofSolidMaterialsbyThermomechanicalAnalysis》:采用熱機械分析(TMA)測定固體材料的熱膨脹系數,適用于濾光玻璃的熱穩定性檢測
GB/T32561-2016《光學功能薄膜霧度測定方法》:用于測量光學功能薄膜的霧度,適用于濾光玻璃的霧度檢測
JJG205-2019《阿貝折射儀檢定規程》:用于檢定阿貝折射儀的測量精度,確保濾光玻璃折射率測試的準確性
GB/T2680-2021《建筑玻璃可見光透射比、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太陽能總透射比、紫外線透射比及有關窗玻璃參數的測定》:用于測定濾光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等光學參數
ASTME903-19《JianCeTestMethodforSpectralTransmittanceofOpticalComponents》:規定了光學元件光譜透射比的測試方法,適用于濾光玻璃
ISO13837:2012《Opticsandphotonics-Testmethodsforopticalglass-Refractiveindexanddispersion》:用于測量光學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數
GB/T18310-2001《眼鏡鏡片光學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適用于眼鏡用濾光玻璃的光學性能檢測,如透射比、折射率
ASTMC1383-20《JianCeTestMethodforHardnessofGlassbyVickersIndentation》:采用維氏硬度試驗測定玻璃的硬度,適用于濾光玻璃
GB/T9962-2012《建筑玻璃抗沖擊性試驗方法沖擊擺錘法》:用于評估濾光玻璃的抗沖擊強度
ISO719:2018《Glass-Hydrolyticresistanceofglassgrainsat121℃-Testmethodandclassification》:規定了玻璃顆粒在121℃下的耐水性測試方法,適用于濾光玻璃的化學穩定性檢測
GB/T7962.1-2010《無色光學玻璃第1部分:規格》:對無色光學玻璃的折射率、色散系數等參數進行了規定,適用于濾光玻璃中的無色品種
ASTME1461-19《JianCeTestMethodforThermalExpansionofSolidMaterialsbyThermomechanicalAnalysis》:采用熱機械分析(TMA)測定固體材料的熱膨脹系數,適用于濾光玻璃的熱穩定性檢測
GB/T32561-2016《光學功能薄膜霧度測定方法》:用于測量光學功能薄膜的霧度,適用于濾光玻璃的霧度檢測
JJG205-2019《阿貝折射儀檢定規程》:用于檢定阿貝折射儀的測量精度,確保濾光玻璃折射率測試的準確性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覆蓋200nm~2500nm波長范圍,用于測量濾光玻璃的光譜透射比、截止波長、峰值透射比等光譜參數,具備高分辨率(≤1nm)和低噪聲特性
阿貝折射儀:基于全反射原理,用于測量濾光玻璃在可見光波長(如589.3nm鈉D線)下的折射率,精度可達110^-4,支持液體和固體樣品測試
維氏硬度計:采用金剛石壓頭施加固定載荷(10g~1000g),在濾光玻璃表面形成壓痕,通過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計算維氏硬度,適用于評估玻璃的機械強度
熱機械分析儀(TMA):通過加熱樣品并測量其尺寸變化,測定濾光玻璃的熱膨脹系數,溫度范圍可覆蓋-150℃~1000℃,精度510^-8/℃
化學浸泡試驗裝置:包括恒溫水箱、腐蝕介質容器和電子天平,用于進行濾光玻璃的耐酸性、耐堿性、耐水性試驗,控制浸泡溫度(25℃2℃)和時間(24小時),測量質量變化率
沖擊擺錘試驗機:按照GB/T9962-2012標準設計,通過擺錘沖擊濾光玻璃樣品,記錄破壞時的沖擊能量,評估抗沖擊強度
霧度計:采用積分球原理,測量濾光玻璃的霧度和透光率,范圍0~100%,精度0.1%,適用于評估玻璃的透明程度
干涉顯微鏡:用于檢測濾光玻璃的表面質量,如劃痕、氣泡等缺陷,放大倍數可達1000倍,分辨率≤0.001mm
電子天平:用于測量濾光玻璃的質量變化,精度可達0.0001g,適用于化學穩定性試驗中的質量損失檢測
恒溫恒濕箱:用于模擬濾光玻璃的使用環境,控制溫度(-40℃~150℃)和濕度(10%~95%RH),評估其環境適應性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